這位剛剛大學畢業(yè)的00后男孩用自己的愛心善舉為這個春天增添了一份溫暖。捐獻當天,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負責人劉艷麗,延邊州紅十字會黨組書記、常務副會長樸日仙等前往醫(yī)院看望慰問,并為他頒發(fā)榮譽證書。
說起張潤澤和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初次“邂逅”,還要將時光倒回到2021年,當時去參加朋友婚禮的張潤澤,聽聞新郎王唯軒曾經(jīng)在2020年捐獻造血干細胞,是延邊州第7例捐獻者。通過王唯軒的故事,他了解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,想到曾經(jīng)在觀看電影《我不是藥神》時,那些患者遭受的痛苦,善良的他內(nèi)心被深深觸動。“聽著新郎官講述著那段經(jīng)歷,每一個字都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。想象著遠方有個生命因他的善舉重燃希望,我深受觸動。那是怎樣的大愛與勇氣,才能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,去拯救一個素未謀面的生命?原來我們真的可以成為別人的光,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呢?”張潤澤在心中默默地問自己。
2023年,還在讀大學的張潤澤留下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。入庫之后,他經(jīng)常通過網(wǎng)絡了解關于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知識,一直在等候屬于自己的“髓緣”。2024年末,他如愿接到了中華骨髓庫的電話,得知自己與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時,便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。
3月20日,張潤澤在延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陪同下啟程赴長春,前往吉林大學中日聯(lián)誼醫(yī)院為這次采集做準備。25日上午,伴隨著血液分離機輕微的嗡鳴,潤澤感覺身體里有什么溫暖的東西正在蘇醒。他說:“希望他在移植了我的造血干細胞后可以早日康復,去感受每一次春暖花開。”經(jīng)過四個小時左右的采集,這袋寶貴的“生命種子”被裝入恒溫轉運箱,運送到千里之外的某個醫(yī)院,重啟另一個生命。
張潤澤給受捐者寫了一封信,信封里裝了幾粒他自己種的花結的種子,他說:“種子,就是代表著希望,希望未來能開出花,就像造血干細胞一樣,在他身體里開出生命之花,盡早地恢復健康!平安快樂的生活下去!”
在這個充滿勃勃生機的季節(jié)里,愿每個人都能勇敢、堅定地去尋找屬于自己的“髓”緣,來一場獨屬于自己的公益禮贊,把愛心集聚成最美的春光!